2021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物质要脱贫 精神也要脱贫
扶贫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地区是基于政策导向,通过举全国之力、投入大量的扶贫资源,贫困现象得以大规模减少,但某些地区和群体的脱贫稳定性并不牢固。如,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缺少维护和可持续性,且由于农村社区的市场发育不足,脱贫人口的知识技能、劳动能力与市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脱贫人口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时,可能会因难以有效应对而再度陷入贫困。
脱贫之后,一些人好逸恶劳,躺在扶贫政策上心安理得,不求上进,不懂感恩,不守诚信,成为社会“寄生虫”。首先,部分贫困人员“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严重,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扶贫主体的帮助,许多贫困家庭连油瓶倒了都不扶,寄希望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其次,部分贫困人员对自身长期以来的贫困状态习以为常,安于现状,坐吃山空。这类扶贫群体缺乏对长期发展的规划,得过且过,一旦有点闲钱便冲动消费、盲目投资、赌博负债、变卖物资等,导致他们在资源耗尽后重新返贫。第三,部分贫困人员没有主动脱贫的意向,他们在脱贫后不愿主动“摘帽”,甚至采取谎报收入、冒名领取等手段,继续享受国家和地区的扶贫优惠政策,甚至获取额外扶贫资源。
扶贫不是“抚养”,扶贫不返贫的关键在于激发群众脱贫动力,把输血式的扶贫变为造血式的脱贫,帮助贫困户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坚定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信心,这比干部送慰问品更有意义。
贫困群众需要观念跟上、技术跟上,也要帮扶政策跟上、帮扶举措跟上,唯有如此,才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凝聚智慧、激发斗志。
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政策将要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首先,脱贫攻坚中形成了大量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立足地方特色,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规划,将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与区域内主导、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统筹考虑,把有限的要素配置到骨干农业产业化链条上去,加快农业产业链条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产业兴旺。
其次,提早规划、谋篇布局,要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多元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增加值。为推动新等村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队实地调查研究,规划本村产业发展计划,制定发展规划,探索推广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第三、要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助推乡村振兴。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带动乡村发展。
第四、要完善农村网络建设,发展农业数字化,推动数字化技术加速融入农村场景,以需定产,从农产品需求端传导农户的供应端,提升农户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农产品的中间损耗,切实提高农户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扶贫之要
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还在于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一方面,多用生产奖补、以工代赈等政策措施,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另一方面,要加大贫困群众的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只有不断提升贫困主体的自我“造血”能力,自主脱贫能力有效增强,才是扶贫脱困的关键所在。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扶贫之要。不解决贫困户的收入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贫困户要想实现高收入,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大多数贫困户,因为教育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收入低且不稳定,甚至长期找不到工作。部分贫困人口,他们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能够深刻体会到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之前大部分人只能做一些门槛很低的工作,收入大概两千左右一个月,学了一门技术之后,比如贫困劳动力通过电工电焊、家政服务、计算机等免费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之后,好些人的月薪能达到七八千,收入普遍增高,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家庭经济问题。
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一系列帮扶政策,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可申请参加免费职业培训,针对不同培训群体、结合就业意向和市场需求,因需施教;通过开展田间培训、订单培训等不同模式的多样化培训,培训后技能掌握达标者,一些地方政府还将买单补助其培训期间的生活费,更高效率地帮助贫困劳动力走上合适的、高质量的工作岗位,培养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通过双手勤劳致富;需要继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通过创新培训模式、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增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自信心。
扶贫培训课程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调整,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直接对接用人需求,既能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也可以满足本土企业的用工需求,对有外出务工需求的贫困劳动力,政府将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单位,为贫困户搭建就业的桥梁。
另一方面,根据扶贫点的实际情况,邀请外地的专家为村民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知识,去同行业工厂和产业基地进行考察学习,联系农科院专家,为当地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指导。积极从小微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中物色创业致富带头人,为其提供各项服务和支持,进行重点跟踪培育和定向发展,带动了本村贫困劳动力的稳定就业和脱贫。
立足根本谋长远 教育扶贫扶志
教育是实现人员社会流动的重要路径,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更是实现脱贫的主要选择。
由于贫困,贫困地区很多家庭子女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这使得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与工具——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发挥出其特殊的作用。
教育扶贫既可以保障贫困户学生有学可上,帮助贫困学生及其家庭树立自信,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培养一名大学生或者有一技之长的职教学生,就是帮助一个家庭脱贫,同时为提升地方民众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当地实现长久脱贫,因此教育扶贫意义重大。
一些职业技术学主动加强与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助高职扩招等有利机遇,不断加大在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投放力度,开展对口招生和学生联合培养等工作;一些学校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初心,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凝练“科技支农”的方向与力量,引导推动各学院“将课堂移至村口,将师生扎入田头、将成果送进农户、将论文写在大地”,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
教育扶贫从“知识扶贫”到‘扶志扶智’,扶贫从输血式、造血式走向活血式,对于贫困户学龄期子女,应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订单培养。根据企业提供的“劳务订单”,对培训学校形成“倒逼机制”,让其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专业,调整培训课程和教学模式,学员入学即签订就业合同,毕业后全部对口安排工作。
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教方法不交现金,送岗位不送职位,扶贫困不扶懒汉,扶贫工作应始终把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使之成为一种鲜明的导向。
从“输血式”的捐赠扶贫模式向“造血式”的消费扶贫转型,如通过直播带货的全新商业模式,帮助定点帮扶区域解决特色产品“卖出难”问题,助推特产、食品、食材、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定点帮扶区域脱贫致富提供了新方向。
脱贫与防贫同样需要精准,要借助大数据,紧盯就医、上学、工资性收入等数据,筛查出支出骤增、收入骤减的对象,及时跟进帮扶。除了大数据筛查,还要努力扩宽群众申报、干部走访排查等途径,多方面结合,将返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进一步完善大病补充保险、社会救助、政府兜底保障等政策机制,同时对症下药消除返贫风险点。一些地方设立防贫基金,有效化解扶贫产业遭灾或市场波动剧烈造成较大损失等风险。
一方面,脱贫地区要建立防范和监测返贫和新生贫困、解决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的长效工作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继续精准施策。继续帮扶脱贫地区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推动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在借鉴脱贫攻坚形成的成熟体制机制基础上,脱贫地区建立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适应乡村振兴的常规性、长期性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
物质脱贫,精神不脱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都不落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日子才会越过越幸福。
(作者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中和正道集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