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表示已向高等法院提交申请,请求批准该公司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香港法院当日召开聆讯,批准了公司提出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市场分析称,这意味着融创中国成为首家扫除债务重组障碍的港股内地房企。
受消息影响,10月6日,融创中国股价高开高走报收2.41港元,大涨10%,市值131亿。
虽然融创债务重组获批,但并不意味着融创已经走出困境,房地产市场仍然不容乐观。融创中国今年1-9月销售额709.5亿,去年同期销售1432亿,同比下降50%。
10月初,克而瑞陆续公布了最新9月房地产市场部分数据及销售榜单。从整体数据来看,市场供应稳中有增,成交在各地新政密集落地中略有修复,但效果不一。目前需求端购买力尚显不足、行业预期和信心低迷持续,楼市复苏动能趋缓。主要城市成交数据同样未见明显复苏。据中指院统计,1~9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规模较2022年同期下降2%,处在2016年以来同期低位。国庆假期,各地推盘积极性提升,同时企业加大项目优惠力度,项目到访量较节前有所增加,但在假期出游及市场信心尚未明显修复下,城市及区域间分化仍较严重,除核心城市或成熟区域楼市热度较高外,整体成交量仍表现一般。据中指院数据,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35个代表城市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10月1日~10月7日)及2019年假期均下降2成左右。根据最新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融创营收584亿,净利润亏损153亿,较去年同期有所缓解。公司总资产10699亿,负债10027亿,资产负债率93.72%,而去年同期为90.72,不降反增,达到历史最高峰。
此次债务重组获批,给融创以喘息之机,避免了企业受到债务连续暴雷,对企业资金链造成致命影响。最终融创能否走出困境,还得靠市场端来给出答案,只有企业真正实现了“造血”覆盖财务成本才能逐步走出困境。
中和正道董事会主席周德文表示:房地产企业频频发生债务暴雷,根源在于整个房地产的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房地产行业从追求规模,逐步转变为追求质量的阶段,这也是住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行业正经历大洗牌,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这次洗牌中存活下来。
融创中国作为国内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恒大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债务问题成为当务之急,躺平无法解决问题,不仅要通盘考虑整体的债务情况,还需要对企业的经营、市场、资产及政策进行思考、规划,最大限度的争取债权人、金融机构、供应商、政府、消费者等各方力量的支持,才有机会走出困境。
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存量与增量双轨并行发展阶段,摆在开发商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中生存下来后,需将自身角色转换为发展商,真正向美好生活服务商转型,在地产相关多元化细分业务赛道发力,推动行业迈入专业化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