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地产龙头融创宣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得到香港法院通过。
10月10日,另一家地产龙头碧桂园正式宣布,将对其境外债务进行重组。
据了解,碧桂园于公开市场的存续美元债共有15只,存续本金约93亿美元。其中,于2024年到期债券2只,分别为将于2024年1月27日到期的9.65亿美元债,及2024年4月8日到期的5.37亿美元债。
2025年、2026年集中到期的美元债数量相对较多,合计8只。具体来看,碧桂园2025年有4只债券到期,分别为2025年1月17日到期的7亿美元债券、2025年5月27日到期的5.16亿美元债券、2025年9月17日到期的4.71亿美元债券、2025年10月22日到期的9.53亿美元债券。
于2026年,碧桂园也有4只债券到期,分别为2026年2月6日到期的4.9亿美元债券、2026年4月8日到期的13.19亿美元债券、2026年7月12日到期的6.65亿美元债券及2026年12月15日到期的3.21美元债券。
此外,2027年至2031年,碧桂园共有5只美元债到期,单笔债券到期规模从4.5亿美元至7亿美元不等。
2023年,碧桂园主要面临美元票据的利息兑付问题,没有美元票据本金到期。市场消息显示,截至目前,碧桂园尚未支付9月17日到期的1500万美元的美元债利息,以及9月27日到期的4000万美元利息,10月16日还有两笔总计6680万美元的美元债利息要支付。
碧桂园表示,进入2023年以来,销售额承压明显,今年1至9月,销售金额1549.9亿元,同比下降43.9%,在行业销售未明显得到改善的形势下,预计流动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续紧张。
面对流动性压力,碧桂园积极采取措施,截至目前共有9笔境内公司债券合计147亿元展期方案获得债券持有人同意。境外债务方面,截至目前,尚未支付某债务项下本金金额4.7亿港元到期款项,碧桂园恳请债权人给予时间。同时,碧桂园还聘请了中金公司和华利安担任财务顾问。
碧桂园方面表示,希望通过寻求整体方案来全面解决公司当前境外债务风险,以时间换空间,使得公司能有机会用实际行动努力经营,化危机为生机,重回良性发展轨道,最大程度保障包括客户、员工、债权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根据碧桂园2023年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2263.1亿元,毛亏约为242.6亿元,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亏损约为453.5亿元。公司总资产16185.29亿元,总体债务13641.6亿元,资产负债率84.2%,总体上保持平稳。其中公司现金及等价物1011.15亿元,短期债务1087亿元,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
融创中国境外债务重组通过,总体减债45亿美元,让国内民营房企看到了一丝走出困境的曙光。截至目前为止,除了融创海外债务重组成功,几乎大部分暴雷房企都选择了躺平的状态。从某种程度来看,融创地产的解决方案为其他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公司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案例。因此碧桂园再企业面临重大风险之时,借鉴融创重组方案。
据悉,10月9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已将“PR融创01”(债券代码:163376.SH)、“H融创07”(债券代码:136624.SH)的本息足额划付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上海分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述债券自2023年10月10日开市起复牌。
中和正道董事会主席周德文表示:从市场反馈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行情依然不容乐观,但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国家在政策和融资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一二线核心城市数据有所回暖,房企内部已经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融创中国的成功重组表明,重视债务重组对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的关键作用,对所有债权人最终利益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融创重组成功,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降低债务规模,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最关键的是,减轻了流动性风险,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更好地聚焦于核心业务和战略发展,提高经营效率。同时,还增强市场信心和改善投资者关系等。
碧桂园正是看到了这一系列好处,融创中国刚刚重组成功,就立马选择跟进,相信也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